路跑鞋五大特性 為馬拉松賽季找到神兵利器

發表於 2015/12/01 37,559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照片來源:nike)
天氣轉冷,冬天對於許多民眾來說是個不想出門的季節,但身為跑者,這樣涼爽帶點寒意的天候,想必你早已期待許久,因為變涼的同時,也正式宣告馬拉松賽季的到來。認真訓練、提升體能之餘,腳下裝備也不能馬虎,跑鞋可是要陪你度過賽場上每分每秒的夥伴,


(照片來源:nike)
選擇跑鞋的學問可不小,其中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慢跑和路跑鞋究竟怎麼區別,慢跑鞋不能跑上路嗎?路跑鞋不能慢跑嗎?外表乍看下幾乎完全一樣的兩種鞋款,實際上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特性、訴求、與穿著感。面對冬季到初春接連而來的馬拉松賽事,跑者無非想要挑戰自我、創造佳績,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以提升速度為主要訴求的路跑鞋。

路跑鞋是由國外常見的鞋款分類''road flats''或''racing flats''而來,指的是適用於柏油路面、輕盈、薄底、以提升跑步效率為訴求的鞋子,國內市場上以「路跑」一詞稱呼往往讓跑者們和一般鞋款搞混,初學者買到路跑鞋不合穿,或想嘗試路跑鞋的跑者買到慢跑鞋是常有的事,面對架上琳琅滿目的鞋款,其實要找到相對數量少的路跑系列並不難,除了詢問專業商家和店員,也可以透過以下特徵,找到適合你的最佳戰靴。


重量輕盈


(照片來源:路透社)
在比賽關鍵時刻的加速衝刺時,你不會希望穿著一雙笨重的跑鞋來拖慢速度,或是在漫長的馬拉松旅程中感到步伐沉重,你期待的是步履輕盈、宛如輕功水上漂的自在步伐。路跑鞋和一般慢跑鞋款相比,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輕盈的鞋重,這是一個你光用手拿就有感的重量,一般慢跑鞋重量約在250-300g之間,反觀路跑鞋往往有著200g以下的羽量級身形。


現今的路跑鞋拜紡織與高分子科技所賜,中底與鞋面在維持效能的狀況下,重量越來越輕盈,nike Flyknit Racer採用單層無填充的編織鞋面,儘管中底和自家慢跑鞋使用相同材質,鞋重卻僅有160g(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可別小看這50-100g的差距,它會反應在你的每一個跨步與抬腿之間,想像你的腳上多綁兩個小沙包,跑幾步也許還好,但一場馬拉松下來上萬步的反覆承重,你一定很有感覺。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路跑鞋款甚至輕到170g左右,試圖減輕跑者任何一絲的負擔,節省體力奔向終點。

不確定你拿的鞋是不是路跑鞋?帶著你的慢跑鞋,一雙一雙拿起來比較看看,當你露出「哇賽!」的訝異神情時,即使不中亦不遠矣。

鞋底較薄

(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沒開過法拉利,也看過法拉利停路邊,注意它的輪胎與輪框配置,和一般車款相比輪胎可是又扁又薄,這是因為越薄越硬的緩衝層,越能減少能量損失,跑鞋也是一樣,想想看如果你每一步的力量都先被又厚又軟的中底吸收一輪後才傳遞到路面,那地面反彈的推進力量想必也沒剩多少。

路跑鞋的中底(連結鞋大底與鞋面之間的緩衝與彈性層)和慢跑鞋相比多半較薄,也讓鞋底整體的高度相對較低,此外,由於路跑鞋是跑步效率取向的鞋款,多半不會有額外的避震與穩定結構,外露氣墊、大塊避震膠、彈簧、推進器(喂!)...幾乎不會出現,跑鞋的緩衝與彈性完全透過中底材質與結構來達成,也讓路跑鞋中底不必塞入這麼多科技,因此簡潔而輕薄。


(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跑鞋大底和中底緊密相連,輕薄的中底當然也要搭配薄而硬質的大底才能相得益彰,路跑鞋的大底往往也是薄薄一層帶過,許多跑者也許會覺得這樣不是跑沒多久就壽終正寢?其實不見得,路跑鞋鞋底雖然薄,但大多選用相對較硬的材質,以提供紮實的回饋力量,單就材質本身來說耐用性並不會比較差,問題在於跑者本身的能力是否足以駕馭這雙跑鞋,跑步技巧不佳或慢跑的初學者,腳掌往往採取煞車摩擦的方式觸地,輕薄的鞋底自然容易耗損。所以路跑鞋的設計基本上是提供有一定體能與技術水準的跑者選用。

如果你剛開始嘗試路跑鞋,不妨和慢跑鞋交替穿著,一方面循序漸進地適應輕薄鞋款,一方面也逐漸改善跑步技巧,讓鞋款能充分發揮效益與延長使用壽命。

中底落差小

(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中底落差(drop或heel to toe offfset)指的是腳跟中底最高處至前腳掌中底最低處的落差,你可以想成高跟鞋與平底鞋那樣的差異,drop越大,腳跟相對於前腳掌的位置越高,腳跟處的中底越能發揮緩衝作用,跑者小腿的負擔較小,但相對來說中底的緩衝也容易吸收跑者推進的力量,一般而言慢跑鞋為了讓跨大步、用腳跟著地的跑者能得到充分的緩衝保護,所以中底落差會比較大,並在鞋跟置入避震結構。

路跑鞋為了提升跑步效率,讓跑者腿部的力量充分發揮,中底落差多半較小,讓跑者能充分運用跟腱的力量推進與吸收衝擊,並讓跑者腳掌落地的重心偏向前腳掌,更能發揮速度前引的慣性來跑步,但這樣的設計相對的也仰賴跑者具備良好的跑步技術和腿部肌力,常見許多初次換穿路跑鞋的跑者會有小腿痠痛的狀況,就是這個道理。

大底性能取向

(照片來源:nike)
輕盈的鞋重能讓你提腿輕鬆,但加速前進的效率可不是輕就能提升,要讓每一步的動能徹底發揮,抓地力是重要關鍵,也因此路跑鞋另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以性能為取向的大底設計:質硬、紋理、小面積、與靈活性。


路跑鞋大底多採用較明顯的溝紋或顆粒以提升抓地效果,Flyknit Racer所搭載的就是nike創辦人之一Bowerman所引以為豪的格紋狀大底,而它也有個趣味的稱號叫「鬆餅式」(waffle)大底(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來複習一下國中物理,摩擦力和表面粗糙程度與正向力有關,所以要提升跑鞋的抓地效果、增加推進的反作用力,你有兩個選擇,第一是盡量吃、讓自己變重,但我想大部分跑者不會這麼做,另一個選擇就是增加和地面接觸、也就是跑鞋底部的粗糙程度了,所以路跑鞋大底多半使用顆粒或深溝紋的設計,和慢跑鞋平坦的大底相比,很容易就能區分出來。


(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路跑鞋的大底往往透過較深的溝紋切割開來,讓大底更容易彎折,以因應快跑時較大的足部動作,另外,路跑鞋的大底多半面積較小,一方面減輕重量、也讓足部力量更加集中,轉換為前進的動能。


(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鞋跟大底方面,相對於前腳掌,路跑鞋的鞋跟大底通常範圍很小、鞋底很薄,有些鞋款甚至只有象徵性的薄薄一片,這主要是由於快跑時跑者重心偏前、多半傾向用前腳掌著地,所以推進與承受壓力的重點會較偏重於前腳掌,呼應前述的提醒,路跑鞋基本上較適合中進階跑者選用,如果你是跑步初學者,建議循序漸進地先從慢跑鞋開始穿,或是慢跑路跑鞋交替穿著,一方面保護下肢,一方面鞋子也不會燒得這麼快。

鞋面薄而透氣


有別於慢跑鞋重重包覆,路跑鞋的鞋面多半極為輕薄,如何透過不同材質的搭配,以兼具舒適和性能,考驗著各家鞋廠的技術與科技的。nike zoom streak 5 採用前後兩種不同的網布搭配,輔以腳跟處的輕薄填充,以兼具延展、透氣、與包覆性(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講完了鞋底,路跑鞋在鞋面設計上也和慢跑鞋有所不同。路跑鞋的鞋面多半極為輕薄,有時甚至薄到只有一層透氣網布而沒有任何填充,打破你對慢跑鞋面厚厚包覆雙足的傳統印象。傳統路跑鞋為了輕薄,有時必須犧牲鞋面的舒適性和延展性,以維持輕盈的鞋重與包覆效果,但隨著紡織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路跑鞋採用兼具延展、彈性、與透氣性的布料,維持輕量的同時,也能提供良好的包覆與透氣效果,性能與舒適不再只能妥協。


(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路跑鞋鞋面通常在鞋跟的部位會收窄、稍加填充物、或置入大面積的足跟杯,以提升腳跟的包覆性,跑者在快跑時腳跟上提回收的力量與擺蕩幅度都較大,若腳跟包覆性不好,跑起來覺得腳跟「空空」的、不紮實、甚至會滑脫,那肯定無法專注地奔馳場上,試穿路跑鞋時,會覺得腳跟包覆緊實屬正常,只要不覺得有壓迫感,包緊點才能安心上陣。

番外篇:找到你的中足特性

平面式中足,整個鞋底近乎平貼地面,提供紮實穩定的步伐,nike Flyknit Racer就是採用此類設計(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鞋重、中底、落差、大底、鞋面,看完了路跑鞋五大特性,你對於找到一雙馬場戰靴想必更有概念,這裡要多分享一個中足設計的差異,讓你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鞋款。路跑鞋除了上述的五大特性,在中足,也就是鞋底中央、足弓的位置,通常有兩種不同的設計,以提供不同步態的跑者選用。

其中一種屬於沒有足弓架橋、平面式的中足設計,這類的路跑鞋鞋底幾乎整個貼平地面,鞋底紋路對稱分布,僅在鞋尖微幅上揚,這樣的設計提供給內旋動作較輕微、足部正向落地後隨即推蹬離地的跑者選用,你可以看看你的舊跑鞋,如果腳跟處輕微磨損,前腳掌內外側磨損均勻,則可以考慮此類設計的鞋款。此外,如果你比賽時較偏腳跟著地,平面式的中足設計也有助於從腳跟滾動到前腳掌的力量傳遞,讓你的步伐轉換更加順暢。


架橋式中足提供足部扭轉時的穩定與彈性,但同樣是架橋,各家鞋廠的設計也會略有不同,nike zoom streak 5採用內外對稱、中央鏤空的構造,以順應足部內旋扭轉的力量並輔助推進(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另一種設計則是在中足部位嵌入或外加彈性支撐架橋,並搭配區塊式切割、具軌跡導引設計的大底配置,此類的路跑鞋提供給內旋動作較明顯,足部由外側著地後向內翻轉再推進的跑者選用,你的舊跑鞋如果在腳跟內或外側,以及前腳掌內或外側有明顯不均的磨損狀況,此類的鞋款或許會是你不錯的選擇。透過中足支撐架橋,這類型的路跑鞋提供足部翻轉時的穩定性,以及內旋後推蹬的彈性輔助,減少因足部翻轉動作所造成的能量損失。

上述提到腳跟著地的跑者可以考慮全平面中底的路跑鞋,至於中前足著地的跑者則兩款鞋都可以嘗試,因為這兩類的設計在前腳掌構件幾無差異,頂多就是落地後足弓處紮實與回彈的感受有所不同,可以實際試穿看看,選擇你偏好跑感的鞋款。

*跑步知識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